羌笛的演奏和制作技艺
来源:   作者:余瑞昭   点击数:9304   日期:2018-07-05   字体:【

 成就了许多古诗佳作又从古诗里走来的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一种双管乐器,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2006年,经茂县成功申报,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用鸟兽的骨头做成。那时,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黄河和湟水滋润的草地上牧放羊群,野花盛开在一望无际的茵茵绿草之中,散落草丛的羊群像天上的星星,悠然自得,被诗画一般的美丽感染得心旷神怡的羌人,就有了抒发情怀的欲望。一天,不知是谁用一根鹰骨做材料,在上边钻了几个洞,然后安装一截空心草做哨片,放在嘴里,竟吹出了呜呜咽咽的声音。

 这就是最初的羌笛。随后,羌笛很快流行起来,被羌人吹奏着游牧四方,把大西北也吹得凄婉迷茫,加上笛身是鹰翅做的,又给了人无限想象空间。后来,羌笛的声音就成了中国边塞情感的最佳表达,在古诗里一直是哀怨和乡愁的象征,“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诗里类似这样的诗句随处可见,特别在王之焕写出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后,羌笛更是因诗而兴,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乐器,吹奏的声音还是古诗里特有的一种意象,也不知生活在边地的人心被揪疼了多少回。

 羌笛从产生之初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具体情况已不可考证,仅从汉代马融写的《长笛赋》里可以找到一些古羌笛的影子和发展的简要情况。诗让我们知道了羌笛双管并列连在一起,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不同的是音孔的数量不同,诗里说,古羌笛只有三个音孔,后来人们增加了一个音孔后,才吹奏出了完整的五音,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也有“羌笛三孔”的记载,到宋代才发展成了五个音孔,《乐书》中就有“羌笛五孔”之说。制作笛身的材料也开始用竹子而很少用鸟兽的骨头了。

 今天,羌笛依旧用高山生长的箭竹制成,两管并排用线缠绕在一起,各有六个音孔,笛身长20厘米左右,竹管直径2厘米左右,在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哨片,加上装饰有羌族特色的饰物,笛身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羌笛的制作

 

 羌笛的结构简洁,但制作是一个繁杂且讲究的过程。

 制作的第一步从选材开始。羌笛用竹子做成,所以在制作笛子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上山寻找质地良好的箭竹。竹子生长在岷江河谷的高山地区,而制作笛管的竹子必须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初春时柔性最好。用来制笛的竹子很讲究,除了粗细等基本要求外,对皮的厚度、竹管的圆扁和内部空心部分是否规则都有要求。因此,要寻找很久,才能找到合适的箭竹。

 把竹子从山上拖回家中,得先把竹叶去除,存放一到两年,而且必须是阴干,否则会因竹骨爆裂、竹筋折断而达不到标准,竹管还需要用清油浸泡,以使柔韧性得到巩固,并留住一缕清雅的灵魂。做时需先在火塘上烘烤,其时,红红的火苗在火塘里欢笑着燃烧,竹子的清香在火焰的灼烤下散发出来,宁静而致远,做羌笛正需要这样的境界,因为它一直与浮躁无关。

 将竹子烤得柔性十足的时候,就是下料,即把竹子切割成20厘米左右的笛管,切割的竹管必须两根一样长,粗细搭配得当。整个过程中,制作者很是小心,手量尺比,然后用锯条小心锯割,又将锯好的竹管并排放在一起,并反复比较审视,让人感到了认真做一件事的神圣,感到羌笛之所以那样凄婉动人,也许就是用心做成并在上面寄托了深深的情怀。

 接着是把竹管打磨干净,用小刀和砂纸将表皮一层层除去,让一根根竹管在退去了碧玉般的绿色后,成了淡青的管身。打磨中,竹管还被削去四周的圆皮,成了一根根方形的笛管。这和其他管乐类乐器有很大区别,因为除了羌笛,没有任何一种管乐的外形是方的,而方形是为了让双管能更好并列,吹奏时握起来更加方便。到两根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紧紧捆绑起来,羌笛的雏形就形成了。

 在制作羌笛中,最重要也最精细的过程是钻音孔,因为音孔的大小和相隔的距离很考究,完全靠制作者的经验和悟性来掌握,钻出的六个音孔要能吹奏出1、2、3、4、5、6、7共7个音阶,并且准确无误,加上羌笛是双管并列,两排的音孔要求左右对称,否则就吹不出特有的苍凉味道。

 钻好了音孔后,羌笛已基本完成,为了美观,得涂上一层清漆,系上好看的饰物,一只我们平常看到的羌笛就制作了出来。从最初的竹子变为可以抒发情感的羌笛,过程漫长却又充满了诗意。

 但是,要吹出声音,还需要一个发声器----哨片。哨片也称叫口,用小竹子做成,粗细以刚好插进竹管为最佳,每支羌笛都有两个哨片,制作的难度很大,得将一截寸许的竹管,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剖出一叶薄片。其间,每一道工序都得万分小心,削出的薄片既要与小竹管分离,又不能折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活,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最后,把哨片插在主管里,放在嘴里一吹,音韵就流淌在岷江两岸被白云缭绕的高山峡谷里了。

 

 羌笛的吹奏和它的声音

 

 羌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吹奏的,因为演奏方式和其它管乐不同。一直以来,羌笛的吹奏方法都由师傅传授,谁可以学谁不能学是有规定的,而且由于它的声音太悲凉,许多人都不愿让自己的后代学习,让人听得柔肠寸断的乐音,足以怅惘无数人的心情。现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只有何王全和陈海元两人。

 吹奏羌笛的方法非同寻常,竖吹,口含双簧,用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按孔,吹奏中使用的“鼓腮换气法”是一门独特的换气技巧,吹出的气流要在不间断的前提下完成自然换气,难度很大,许多学习羌笛演奏的人都往往很难掌握,让气流经过鼻孔出入于肺部时,通过鼓腮把口腔作为气流的交换平台而保证吹向笛管的气流源源不断,确实是一个高难技术。因此,吹奏羌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羌笛吹奏的曲子都以幽怨为主,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是这样,在从广柔的大西北一路呜咽着吹到今天岷江上游的历史中,小小的笛管里就包含了人世间的许多悲情、一个民族流浪漂泊的苦难、以及生存的艰辛和顽强,从以前的《折杨柳》到现在的《羌山恋》,只要悠扬的笛声响起,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容。触摸每一个音符,总有一地苍茫的感觉,能体会到岁月的沧桑和时光流逝的悲情,听见古老的羌族从历史的坎坷中走来,又走向未来的脚音,心会被揪得一阵阵地疼……